
9月30日是俄罗斯的“统一纪念日”。三年前,乌克兰四个地区举行公投并宣布加入俄罗斯,俄罗斯便设立了这个节日来纪念。如今三年过去,普京再次发表讲话,不过这次的内容和语气与以往相比多了几分特别。
普京的表态:俄罗斯会更强大
普京在讲话中告诉全国1.4亿公民,俄罗斯一定会让那些选择并入俄罗斯的人感到骄傲与安心。他强调,俄罗斯是一个伟大的国家,能够经受任何风浪和考验,而且会变得比过去更强大。
今年的纪念活动背景与以往不同。俄乌冲突旷日持久,局势早已不仅仅是两国之间的争斗,更像是俄罗斯与西方的全面较量。普京虽然面临压力,但仍然要以坚定的姿态安抚民心、鼓舞士气。
展开剩余74%俄罗斯媒体的解读
在讲话中,普京依旧态度强硬,明确表示俄罗斯不会害怕欧美与乌克兰的联合施压,更不会因外部援助而退缩。他强调,俄罗斯不会放弃任何一寸已经掌握的土地。普京的言辞不仅传递给国内民众,更像是对外界的一次宣告,向世界释放“不会退让”的信号。
这番讲话,也被视为普京与特朗普之间关系的一个转折点。曾经的私人“友好关系”在现实冲突中逐渐瓦解,如今双方更多是在战场和外交场合针锋相对。
特朗普的转变:从“宽容”到“强硬”
特朗普曾经对普京抱有好感,在竞选甚至上任初期,都多次公开表示欣赏普京。他上台后,在对俄政策上与拜登完全不同,更倾向于“忍让”和“迁就”。甚至在伊以冲突爆发时,特朗普还主动联系普京讨论解决办法。在俄美阿拉斯加峰会上,他更是为普京铺上红地毯、安排战机迎接,甚至在“特泽会”上将欧洲领导人晾在一边,单独与普京长谈。
然而,现实很快打破了特朗普的期待。阿拉斯加会晤后,他希望的三方会谈并未实现,所谓的“解决方案”也无果而终。失望之下,特朗普逐渐对普京失去耐心,转而开始加大对乌克兰的支持力度。
他不仅公开批评普京,还推动美国对乌克兰提供军援。以色列率先送来爱国者防空系统,美国副总统万斯更透露,白宫正在考虑向乌克兰提供射程超过2000公里的“战斧”巡航导弹。如果这些武器送达,乌克兰的打击能力将显著提升,甚至可能直接威胁到莫斯科。
背后的持久战逻辑
目前,美方在这场冲突中的基本模式已经形成:美国提供武器,欧洲出资购买,乌克兰则直接使用。特朗普在其中确保美国军火商获利,因此不会轻易叫停战争。为了维持利益,他必须展现更强硬的立场。
普京则必须向俄罗斯民众表态。他强调,无论对手态度如何变化,俄罗斯都不会在领土问题或谈判中让步。强硬,是普京向国内外释放的信号:这场战争将会打到底。
结局:看不到和平的希望
普京坚称俄罗斯一定会更加强大,特朗普则推动美国不断加码军援。两人态度的变化,预示着俄乌战争的走向:这将是一场持久战,短期内根本没有和平的迹象。
换句话说,随着时间的推移,战争不仅没有降温,反而因大国之间的博弈变得更加复杂和漫长。对乌克兰、俄罗斯乃至整个世界来说,未来依旧笼罩在不确定与紧张的阴影之下。
发布于:天津市恒正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